2016-2017學年研究性學習開題安排表
|
組別
|
課 題
|
學 生
|
班級
|
指導教師
|
評委
|
時間
|
地點
|
第一組
|
銀川黃河附近的環境及黃河污染程度
|
郭雨菁、王倩、鄭童、周暢、胡偉丹、王翊璇、姚皓文、呂游、何佳鈺、贠浩
|
高一5、4、6、10
|
鄭路路
|
葉勇軍、胡文峰、
高 燕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1班
|
飲用水與人體健康
|
薛子涵、惠睿、張玉博、魏詩韻、高榮、李楊子玄、王喬枝、王錦龍、保敏潔
|
高一6
|
張永壽
|
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
|
佘睿斌、徐菁、雍嘉寶、馬博偉、李凱博、楊豈鑄、馬婷婷、馬熙茗、馮嘉儀、黃安慧
|
高一3
|
岳銀妮
|
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
|
李英杰、王祺、鄭有利、王瀟、閆安、苗春雪、馬嘉威、王希瑞、徐鵬威、周世潤
|
高一3
|
岳銀妮
|
第二組
|
當今世界恐怖主義問題研究
|
張博軒、程果、謝志威、陳莎、樊文豪、羅陽惠子、安思瑩、李夢之、許子衡、陳香穎、姜瑩、李培鈴、張詩睿、安雪瑩、任蕾
|
高一4
|
張永壽
|
金 蔚、
王 勇、
王立成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2班
|
當今世界恐怖主義問題研究
|
王梓、金文鈺、朱媛媛、鄭雨桐、楊思姮、李婉欣、秦寶怡、賀如帆、郭榮玉、鄭文欣、張柏露
|
高一7
|
王軍、
張永壽
|
中國未來面臨的威脅和世界格局發展趨勢
|
陡碩林、金正、杜習聞、游子昂、趙杰軒、蔡良澤、薛逸霖、羅浩洋、李嘉鑫、劉昌昊
|
高一7
|
張永壽
|
我校中學生應如何看待當今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和持挑戰
|
郭大千、伍凌志、蓋維洲、吳承岳、胡雪松、解世龍、趙欣
|
高一1
|
郭學文
|
我校中學生對時尚追求調查與探究
|
李安然、王泓驕、李夢琪、哈嘉藝、李欣蓓、郭文慧、王涵琪、宋曦鵬、黃宇軒、馮佳
|
高一2
|
王浩
|
第三組
|
對日本文化模式與其民族性探討
|
馬嘉雯、王虹鈺、張曉宇、陳晶晶、薛嘉薇、任睿瑩、葉繁、顧玉彤、彭秋玉、周姚、楊瑩雪
|
高一2
|
王青
|
陳少娟、
龐志濤、
王宏恩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3班
|
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研究與對策
|
強欣銳、鄧雅文、諸葛榮笑、王轉婷、趙芳婷、洪佳玲、李蓓、周俊、董啟行、吳俊融、周偉星、蒙柏宇
|
高一2
|
王孟芳
|
我校學生心理與健康的調查研究
|
顧琰、司智琦、馬慧敏、李瑞、張鈺、柏勝杰、張偉、吳治杰、石慧煜、魏子祺、劉昱彤
|
高一4
|
馬平
|
寧夏長慶高級中學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
|
楊寧尚、朱姝冰、郝奕鳴、饒一凡、郭昊澤、郭勇志、齊瀟寒、陳燦、王悠然、吳媛媛、馬子涵、黃雪榮
楊木子薇、袁鑫寧、王毅、張潔冰
|
高一1
|
王浩
|
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
|
周濤、朱華清、惠榮鑫、蘇翔、蔣越、馬圓、梁佳琦、周澤博、朱旭龍、麥曉杰、郭金福
|
高一9、10
|
戴一辰
|
第四組
|
水火箭的研制
|
柴毅鑫、王檑濤、林巖竹、劉子毓、陳鑫、閆寧馨、王依朵、姜雲天、和童、于樂、張濤、徐銀鵬、
張東浩、潘延
|
高一5
|
馬平
|
馬廷喜、李世平、龔寧東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4班
|
機器人制作
|
李瑾琦、劉暢、王思寧、陳思彤、王瀚偉、官嘉晨、張世康、鄧帥鑫、趙嘉偉、張樂天
|
高一5
|
陳菲菲
|
山地自行車避震改革的設計與實踐
|
陸文景、焦琛昱、馬彧濤、邱子翔、陳金柯、賀超星、張亦涵、郝煒哲、陶澤寧、黃治霖
|
高一5、2、1、8、9
|
馬平
|
日常生活中刀的形狀及其應用
|
劉會昽、張克儉、周博奉、柳洋、陳旭輝、余鑫、趙茜、羅偉韜、齊雨、金子軒、高玥、孫磊、頡聃、
舒宣麗、陳筱喜
|
高一1
|
馬庭龍
|
簡易航模飛行器研究
|
張琛、周芮帆、馬率、孫江浩、王潤澤、張書鑫、趙栩銳、劉星汝、王青青、程玉楓、王美喻、董繼奎、于斌、梁健
|
高一3
|
馬平
|
第五組
|
研發制作航模
|
黃加琦、王鑫、周佳嵐、郭龍、倪凱、王澤璽、謝文浩、王喆、張開樂、張磊、曹旭東、陸新琪、彭莉莎
張笑陽、胡若涵
|
高一4、9
|
王培民
|
任克建、王建平、
顧同剛、 王寶源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5班
|
研究電磁炮
|
程浩宇、馬希陽、李文靜、張晗瑜、馬琳、閆灝雨、李偉杰、高榮、母文濤、王美翔
|
高一6
|
馬平
|
簡易航天飛行器“Z-M-C"號的研制
|
李兆徐、樊宇琪、高藝書、李艾妮、曾鈺翔、郭豫寧、李逸洲、朱睿、羅美婷、劉洋
|
高一8
|
倪鴻平
|
寧夏文物的發展史及保護
|
劉睿婷、白依姝、謝丹妮、王博雯、王可、陳怡潔、時騰飛、張瑾輝、張紫昱、王曉宇、王柘、繆佳穎
|
高一8、6
|
王軍
|
當今世界恐怖主義問題研究
|
李佳奇、孫嘉琛、王辰宇、虎添龍、張佰恒、徐博豪、劉馨陽、任子露、吳謙、郝興宇、李吳宇琛、
林靜怡、張若兮、李坤、栗溪
|
高一2
|
王孟芳
|
第六組
|
研究中國荼文化
|
成芯蕊、王若霖、馮宸、魏之沛、溫佳穎、石皓天、趙彬、張元鑫、高馨怡、毛開、李亦婷、邵星雨、
馮沛琪、范杰濤、馬斯奇
|
高一9
|
王軍
|
包忠勇、
牛永紅、祝海英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6班
|
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比較研究
|
韓靜怡、馬思涵、韓林雨瞳、江樹涵、魏健鑫、杜健笙、史澤融、曹振宇、魏新航、楊家宜、劉嘉儀、
何嘉睿、李雅妮、仵婷婷
|
高一8
|
王軍
|
廚房里的化學及中國傳統美食的故事
|
劉云、趙一萌、梁萍、田靜、劭博、史帥、朱俊良、夏子龍、譚昊、周澤博、孟軒楷、席子航、龔孫旭、盧昱昊
|
高一10、6、5
|
顧險峰
|
關于英國貴族風俗習慣
|
何小燕、武汀昀、趙潔、張佳琪、魏丹婷、齊宋楠、郭嘉慧、楊嘉慧、林粵、王璐
|
高一9
|
呂淑杰
|
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
|
馬蘭馨、孫悅、馬亞軒、石璇雨、王曦璇、朱娜、方順紅、張小英、于逢水、雷雨婷、馬小軍
|
高一6
|
王軍
|
第七組
|
中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——飲食文化
|
李沁蕾、馬惠敏、白璐、潘潔、李孜夜、郝婧怡、樊林鶴、郭奕伶、張杰、吳文毓、劉俊楠
|
高一6、10
|
鄭路路
|
張玉生、
杜海軍
蘇 靜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7班
|
趣味與創新化學實驗的開發與研究
|
劉祎然、王子奇、柒潤宇、朱旭東、王御軒、任玉潔、范玥、王嘉瑤、谷依晴
|
高一7
|
杜海軍
|
趣味與創新化學
|
黑付財、李欣、倪玥瑩、高杰、張瑩、賀怡敏、肖博龍、王怡、黃蓉、江一冰
|
高一6
|
田野
|
廚房里的化學
|
馬洞天、劉浩、楊晨、冷靜、姚晟、王梓彥、王祺、張欣瑜、楊佳美、趙雅楠、晏微微、安田田、王凱旋
張峻杰、馬霄鵬
|
高一10
|
田野
|
第八組
|
居室生活與空間、色彩應用
|
王欣怡、馬葉華、唐添鈺、郭政臣、徐潤萌、尉瑞瑛、姚瑜、姚俊杰、徐帆、魏仁軒、魏文潔、常珂瑄
|
高一8、4
|
蘇仰峰
|
劉建明、陳 華、張萬貴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8班
|
廣告藝術
|
馬思晟、樊順、高天偉、呂家晟、汪于博、洪明偉、李昊天、張文譜、陳宇鑫、何路琨、周津如
|
高一2
|
王浩
|
中西方教育、繪畫、節日文化差異
|
馬智敏、韓寧、柴舒敏、馬杰、馬佳鈺、馬云昊、柳慧玲、陳思潔、毛玲、王雨欣、李笛帆、劉家軒、
潘飛宇
|
高一3
|
高春霞
|
中西方流行文化與英語學習
|
馬志佳、安琪、時嘉怡、姚涵雪、王慧、閆粟、蔣玲玉、楊镕華、保宜欣、于淑婷、鄒憶、鄭欣、馬玲玲、焦锏、白一凡
|
高一5、9
|
楊存柱
|
第九組
|
中國民間故事的研究
|
李文喆、高藝瑄、溫博煜、薛穎、孔藝蓉、邱若凡、曹哲、蔣天滋、金圣焜、曹雨、楊藝、馬嘉寧、
楊湘雪、曹璇、王佳磊
|
高一8
|
雍海軍
|
保少馳、
徐占彪、
馬玉娟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9班
|
關于蘇軾及其作品的研究
|
張仕琪、高慧、徐淵清、劉童、康軍豪、岳涓、王澤儒、彭程琛、張煜委、喬旭、王英男、黎靖楠
|
高一9、4
|
顧險峰
|
關于蘇軾及其作品的研究
|
肖梓渝、周安琪、趙奕程、成子怡、齊波毅、楊舒童、馮海濱、魏嶼祺、李赫、楊建寧、周鑫
|
高一3
|
高春霞
|
中外文化與語言習俗的比較
|
張媛媛、李佳琦、王心怡、李奕霆、張靜怡、曹若鈺、孫亞琪、王政杰、陳昱江、張春蕭、石朝陽、楊越
|
高一7
|
雍海軍、
周曉梅
|
中國民間故事與傳說的研究
|
朱泓州、鄒文楷、常文伯、張書瑋、趙晨旭、王毅愷、曹心怡、王紫楊、馬博陽、劉栗瑋、景世峰、
王藝璇、樊子源、李雪薇、吳倩茹
|
高一7
|
雍海軍
|
第十組
|
紅樓夢人物分析
|
謝恩佳、王思瑩、陳倩文、劉曉薇、趙雅欣、謝恩佳、龔孫旭、席子航、王姝、丁佳園、馬路遙、樊旭東
羅李麗、湯德宇、盧昱昊、雍祺
|
高一10
|
呂淑杰
|
譚清安、郭學文、郭 軍
|
12月15日16:20-17:50
|
高一10班
|
對辛棄疾的作品及生活研究
|
張博鼎、劉云飛、趙思敏、安琪、楊錦濤、姜慧、王瑩、余承澤、劉羽威、張語軒、楊彤、賈沁璞
|
高一4
|
高春霞
|
環保袋的設計
|
張立峰、宗開迪、張隆豐、包磊、馬磊、劉云山、楊清亮、姚思羽、范瑞雪、譚翔銘、劉曉宇、朱柄旭、馬靜楠、馬智杰
|
高一1
|
王孟芳
|
研制水火箭
|
陳冠宇、李梓碩、楊明宗、楊榮鑫、王智龍、艾宇通、王倬、樊玉悅、劉涵鈺、張沁穎、連博文、李根、任智鐸、王嘉誠、王旭輝
|
高一8、7
|
倪鴻平
|
中西方文化風俗
|
趙心怡、楊慧、馬紫玉、朱濤、趙藝峰、查佳琦、李媛媛、郭奕伶、謝玉環、盛致堯
|
高一5、6、9
|
王軍
|
備注:
|
|
|
|
|
|
|
1、指導教師必須參加所負責課題的開題,并組織學生嚴格有序地按時參加開題。
|
|
|
|
|
|
2、各課題組學生準備好答辯的相關資料于12月15日4:20之前到達指定教室,嚴格遵守開題紀律。
|
|
|
|
|
|
3、安排表中可能有姓名寫錯或漏寫的情況,請同學們發現后找教研室張老師改正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教研室
|
|
|
|
|
|
|
2015年12月13日
|